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司宾太克
功能部件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功能部件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功能部件网> 行业资讯> 新松创始人曲道奎:中国机器人市场在爆发,为何国产机器人占比在下降?
新松创始人曲道奎:中国机器人市场在爆发,为何国产机器人占比在下降?
2018-12-10  来源:转载  作者:-

 
 
  12月6日,在2018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最大机器人上市公司——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300024.SZ,下称新松)创始人曲道奎发表了题为《AI 赋能机器人发展》的主题演讲,重点论述了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呈现出相互促进和推动的“双胞胎”式发展,如同人类拥有自己的大脑和智慧一样,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应该同步。
 
  去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78万台,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市场的占有率为26.8%,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占比73.2%的外资机器人在华销售10.32万台,同比增长71.9%。
 
  “国产机器人到底怎么了?”在此次大会期间,曲道奎接受了界面新闻记者的专访,谈了自己对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思考:国内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爆发期,在历经连续三年占比上升后,为何去年国产机器人的占比却突然有所下降,外资机器人占比却在大幅上升。

  问: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郭剑锋曾提到,现在是人工智能的“弱能”时期。机器人产业已经发展了50年时间,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国内机器人产业是不是要更加成熟?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否存在不同步或者矛盾的情况?
 
  曲道奎:应该不会。从全球看,无论是机器人还是人工智能,都经历了大约50年的发展时间,但两者均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可以说,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发展跟机器人技术正好是相当的,两者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互相促进和发展。
 
  从50年代传统工业机器人诞生开始,机器人产业经历了人机交互的过渡,今天已经来到机器人发展的另一层次——机器人2.0时代。
 
  在机器人发展的第一阶段,强调更多的是机器和设备属性,而不是人的属性;在机器人2.0时代,机器人已经越来越接近人类属性,不再是机器设备,机器人将具有人工智能,将和环境适应,这时更多强调的是感知一致。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机器人进化和升级的关键性技术;机器人产业则是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一个好平台。
 
  目前机器人的内涵已完全颠覆了传统范畴。传统机器人是信息电子的产物,是基线加控制形成的大设备,更多的是通过计算和控制实现工业机器人的精确运动和作业。
 
  今天的机器人已经跟我们认知的各种前沿技术几乎融合了,从人工智能到IOT(物联网)到云计算,再加上感知系统,已形成了新的机器人技术生态。
 
  问:与美日两大机器人强国相比,中国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状况相比有着哪些优势呢?
 
  曲道奎:首先说机器人产业,跟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增量和增速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
 
  2013年以来至今,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连续五年复合增速超过了30%,去年增速达到近60%。
 
  在人工智能方面,相对发达国家,中国发展得要晚一些,但很多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在大数据网络等其他技术方面,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当下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政策优势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此次大会的主要议题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高新技术,而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的窗口,这三个概念的叠加必将会创造不可想象的未来,
 
  以新松为例,靠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在国外30多个国家累计了不少优质的市场客户群体,它容易在人工智能方面形成后发优势。
 
  问: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增速确实令人瞩目。去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占比为什么会突然下降呢?我们有哪些不足之处?
 
  曲道奎:这是中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我们都在思考,国产机器人到底怎么了?
 
  中国机器人市场在爆发,但国产机器人占比在却下降,机器人是否要重蹈中国数控产业和中国汽车产业的覆辙呢?
 
  机器人的结构决定了机器人的水平。2017年,中国的多关节机器人已经成为主导,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机器人市场已经进入高端应用阶段。
 
  虽然在量上有进步,但在质上,中国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与美日相比,中国在多关节机器人上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国产机器人的种类也较为单一,即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和上下料机器人占较大。国产机器人除了在喷涂上有略微优势,其他洁净机器人、装备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等种类,基本仍为外资公司主导。
 
  机器人应用最多的领域是汽车制造,这一高端领域的关键技术也被国外企业所垄断,所以从应用上讲,国产机器人仍处于中低端。
 
  问:未来中国机器人还会持续增长吗?新松怎么去考虑新一代机器人的发展?
 
  曲道奎:中国未来至少还会有10-15年的机器人快速发展期。
 
  新松机器人也在改变,已经不是过去的机械手臂了,而是进入了很多新领域。
 
  新机器人的最大特点是,和人机的合作。过去,机器人为了安全,要和人分离作业;现在,很多生产需要和机器协作。
 
  针对需求的转变,新松推出了双臂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复合机器人等。复合机器人类似于将过去的机械手和移动机器人做了很好的复合,使其在移动过程中可以精密完成作业。
 
  中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目前已涉及到国民经济39个行业的大类。很多人问我,中国机器人应该用在哪些行业。我觉得,应该问:哪个行业不用?

  问:国内中小型制造企业都希望实现“机器换人”,产业升级,但实际上它们很多无力购买类似新松、库卡这样的高端机器人,觉得经济成本难以承受。它们的需求是否会使很多不具备机器人高精尖技术的企业涌入市场,形成“机器人泡沫”问题?
 
  曲道奎:中国中小制造企可能对机器人性能品质要求不会太高,但对价格非常敏感。
 
  新松一直专注于相对高端的市场,如果我们还去做低端市场,那其他机器人企业怎么进入这个市场呢?
 
  任何一个新的产业领域,都会有一个“沸点”。水不到100度开不了,但到了100度,再往上升,可能也上不去了。
 
  机器人产业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用怕“热”。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要打造产业链和平台的概念,中小企业的涌入,对于市场的发展和升级有一定好处,只要包括好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恶性竞争,就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作为国内最大机器人企业,新松更多把自己定位为“机器人”国家队来进行创新。在企业资金、政策、场地、技术和品牌等方面,新松扶持中小机器人的成长,并共享空间和零部件,使中小企业专注研发和生产等核心业务。
 
  相关数量众多的机器人企业聚集在一起,会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慢慢地会把整个市场做起来,这就是在机器人产业领域运用整合合作共享的产业链运作模式。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