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智能制造如何“智”
智能制造如何“智”
2017-1-1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中国制造2025,吹响了制造业向“智造”升级的进军号角,全国上下发展智能制造已成如火如荼之势。
 
  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形势,作为老牌制造大省,湖南如何抢占先机,实现向制造强省的“华丽蝶变”?
 
  从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长株潭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到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现场会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在长沙召开。万千瞩目和期待,汇聚湖南;发展责任和重托,寄予湖南。
 
  实施7大专项行动,在7个传统行业实施“+互联网”行动;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湖南创造”升级……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大力推进制造强省”拿出了颇有分量的篇幅,明确了这一重要发展方向。
  

  下一步,我们怎么做好智能制造这篇大文章?参加省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发声。


 
  升级,让“智能”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领域
 
  “企业是制造业的主体。进入“互联网+”时代,制造企业不搞智能升级,是"等死";不联系企业实际乱搞智能升级,是"找死"。”省人大代表、中国铁建(601186,股吧)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香认为,制造企业首先要在理念上“升级”,认识到智能制造不仅要干,而且不能等待观望,必须立即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刘飞香看来,智能化升级是当前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智能化升级可以让生产的效率更高,让产品的性能更优秀,让营销和服务更健全完善,让企业管理运转更顺畅……离开这些,你拿什么去竞争?”
 
  “我们在长沙生产的新型盾构机,就是一台智能机器人,具有事物感知、自我修正、自我调节的功能。它上面搭载了几千个传感器,能将在地下施工的工况、设备状况等数据,直接传到施工现场的指挥中心和中铁建的长沙总部。”以自己企业的产品为例,刘飞香显得尤为自豪,他将产品的智能程度描述成“一键完成”,“一个按钮按下去,工作人员就可以去喝咖啡了,一个小时以后再过来,隧道已经打好了。”
 


  这是产品的智能升级。
 
  同样是在长沙,威胜集团的总装线上,一边是去年7月投入使用的新型8轴瑞森可机器人,一边是工人,双方默契协作,互不干扰。这套系统投入使用后,生产线的效率整体提高了45%。
 


  这是生产的智能升级。
 
  中联重科(000157,股吧)的维修服务,以往是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然后用户打400电话申请维修。现在则能通过产品上的传感器,先于用户了解到产品存在的潜在风险,为用户提供预警。同时,产品出故障后,故障信息可以快速传回公司的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找到故障原因,并给出匹配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维修人员在赶到现场之前就已经了解到具体的故障信息,并能预先准备好配件,配送到位。原来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大大缩短了设备的停机时间,提高了效率。
 


  这是服务的智能升级。
 
  省人大代表、湘潭平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重新也认为,智能升级不是简单地改造某条生产线,而是要让信息化、自动化等“智能”贯穿于企业生产、产品、服务、管理等方方面面,从而极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有些企业通过自力更生开启了智能升级的进程,有的企业有智能升级的需求,但不知道从何下手,缺少技术和方案,那就可以"出钱找人帮忙"。”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经科委主任吴金明告诉我们,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升级的过程本身,就蕴藏着大量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研发空间,能催生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新业态和一大批科技型服务企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争先,抢占智能制造互联平台建设“制高点”
 
  谈及智能制造发展,不少代表、委员提到了搭建智能制造互联平台这一重要内容。
 
  “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资源高效配置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特征,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引入大数据技术,搭建一个统一、高效且能不断自我完善的服务型云平台。”省政协委员、长沙浦晨企业管理资讯合伙公司执行合伙人李序蒙说。
 
  事实上,2016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上正式投入运营的“长沙工业云平台”,就具备了李序蒙描述的“云平台”的许多特征。
 
  李序蒙在调研中了解到,“长沙工业云平台”可以根据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了解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以及智能化瓶颈,并就此“对症下药”,提出智能化解决方案,让企业的生产更加“聪明”。通过“长沙工业云平台”,企业负责人、工作人员能通过手机、电脑、掌上设备采集信息、上传系统、调取数据,进行处置,让运营管理变得及时、高效、精准且简便。
 
  与此同时,“长沙工业云平台”还能够进行数据资源整合。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生产者和商家在"云"上精准对接,打通销售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云平台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订单预测、供应链优化和市场精准营销等预测优化服务,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智能制造的各种云服务正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但尚未在某个地区形成统一的平台,形成相关的产业集群。”李序蒙建议,整合资源建设全省统一的智能制造互联云平台,从长株潭开始,逐步将全省各市州纳入进来。
 
  “云平台能帮助湖南成为制造业创业天堂。”李序蒙告诉我们,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在某个行业、某个品类的制造云平台越成熟,线下服务体系越完善,就越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的创客云集,形成创业创新洼地。“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应该抢占这个"制高点"。”
 


  聚力,全方位支撑智能制造发展
  
  就像幼苗离不开阳光、水源、土壤和肥料,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规划、政策、人才、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撑。
 
  “我省出台了《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了制造强省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举措和主要任务。”陈重新建议,尽快出台指导智能制造发展的规划及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上推动智能制造又好又快发展。
 
  “智能制造是一个宏大的课题,需要凝聚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省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唐承丽建议,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多开展部门、研发机构及企业间的恳谈会,了解最新趋势和成果,优化政策、改进服务措施。
 
  “没有人才和技术,谈何智能?从湖南制造到湖南智造,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对于人才和研发的需求却大相径庭。”为此,唐承丽提出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大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力度。
 
  “打造湖南智造,也要提升湖南质量。”省政协委员、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李少阳还建议尽快实施湖南质量提升行动。李少阳说,湖南智能制造目前还存在品牌不强、精品不多、规范不够等问题,“质量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施策,走改革之路、创新之路。”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