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 辛国斌: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辛国斌: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8-23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

  
  
  8月16日,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作题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主旨报告。
   
  辛国斌表示,以创新引领科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共识。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国际创新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在曲折中复苏增长的艰巨挑战,共同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的历史性机遇,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
  
     处于科技和产业变革前沿
  
  辛国斌指出,机器人是推动科技变革的三项主要技术之一,并将长期处于繁荣发展阶段,人工智能正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加速迈进,成为未来机器人产业突破与提升的重要引擎。顺应科技和产业变革趋势,机器人成为技术创新和智能时代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处于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综合运用了传感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直接引发了新制造模式和新商业模式的兴起以及智能经济的发展。随着深度学习、抗干扰感知识别、听觉视觉定位及搜索、语义理解与认知推理、情感识别与语音对话等先进技术的不断突破,机器人在部分特定场合已初步具备自主行为能力。
  
  辛国斌举例说,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翻译,直接改善了之前逐词直译的效果,升级为以整个句子为单位进行翻译。通过导航控制、声呐、视觉技术与深度学习的结合,实现了机器人在全局环境中的定位和自主导航,以及智能化应用。未来,将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全球联网、自我组织生产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智能时代。
  
      中国连续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
  
  新技术的突破和新产品的涌现,为机器人拓展应用领域提供了持续动力。辛国斌介绍,机器人的应用空间不断延伸,从农业生产、仓储物流、纺织品制造、复杂环境矿产采集到特种清洁、外科手术、影视作品拍摄、国防军事等,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辛国斌表示,中国高度重视机器人技术攻关和应用,为全球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2013年起,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接近30%,2017年接近70亿美元。
  
  工业机器人方面,2017年销量达14.1万台,连续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应用领域从汽车、电子、食品包装等传统领域向酿酒、陶瓷等特色领域加快拓展。服务机器人方面,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精准定位等智能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已经覆盖了家庭、学校、商场、银行、医院和酒店等多种现实场景。特种机器人方面,随着新材料、定位导航、动力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已初步形成以水下机器人、安防机器人、搜救和排爆机器人为代表的产品体系。
  
     共同打造共享共赢的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
  
  辛国斌指出,中国一直秉持开放合作理念,致力于携手各国共同打造共享共赢的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全球著名的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比如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和安川电机等,大多已在中国投资建厂,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同时,中国机器人企业国际化步伐也在稳步提速,一批骨干企业的机器人产品已实现出口,并陆续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产业园区乃至产业新城。
  
  沈阳新松正在筹建欧盟、北美洲及日本研发中心;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不二越合资共建机器人应用研究院,开展工业机器人及集成系统的深度开发和定制化设计。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共享共赢,在机器人技术、生产、营销、人才、标准、资本等方面与跨国企业及国际机构保持着良好合作。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辛国斌提出四点倡议:
  
  一是共同树立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当前,全球机器人仍处在快速发展期,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都非常巨大,备受政策、资本、人才等各种资源的追捧。越是如此,我们越应该对产业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发展目标有着清晰准确的认知,要站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立足共同发展、开放合作、包容共生,正确把握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阶段性特征,统筹处理国际与国内、竞争与合作、研发与制造、技术与市场等多种关系,共同引导、坚持和实现全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是共同打造全球协同研发新体系。全球正在经历科技、产业、资本高度耦合、深度迭加的新一轮变革,在信息、材料、能源等领域竞相出现重大突破。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机器人创新变革提供了重要动力。要把握机器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作用,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球协同研发创新平台,共同推动全球机器人在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等多个层面的创新变革。
  
  三是共同构建全球产业合作新生态。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引领下,机器人产业链也正持续拓展延伸,涉及多个门类和领域,已经很难出现全面掌控产业链的“全能冠军”,但会产生许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单项冠军”。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理念,结合机器人全球产业链分工布局和各国价值链比较优势,携手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努力促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检测认证、人才培养、资格互认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协同合作,共同打造符合互惠共赢理念的全球生态链。
  
  四是共同开创全球应用深化新格局。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从衰退到复苏的漫长历程,以实体经济为主体重塑增长新动能和努力满足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球新一轮发展的共识。持续深化机器人推广应用,已成为人类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水平的重要战略目标。各国机器人行业组织、检测认证机构、制造企业用户要通力合作,充分释放互补优势和协同效应,研究制定细分行业和多元化场景的机器人应用标准和规范,共同开创全球机器人应用推广新格局。
  
  辛国斌强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全球协同、开放共享的新时代。希望大家协力同心,携手并肩,持续深化交流,不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