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广东机器人产业领跑全国,粤产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广东机器人产业领跑全国,粤产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Mar 4, 2025  来源:-  作者:-
 
 
    近日,第六届粤港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在广州举行,现场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广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中国首位,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培育引进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广东年产工业机器人占全国44%

    “从机器人产业的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市场肯定是遥遥领先,第二位到第五位分别是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副秘书长李晓佳称,基于今年年初对机器人企业的持续调查,预计2024年全球机器人销售增速有望从2023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态势。

    李晓佳对国际市场数据进行分析时指出,2024年,美洲市场表现较为亮眼,尤其是第四季度市场销售增速处在10%至20%之间;欧洲市场的销售情况表现不佳,各季度市场销售均呈现出下降态势,六成企业在四季度的销售仍维持负增长态势;亚洲市场在二季度、三季度呈回稳态势,四季度出现5%至10%的增量,2/3的企业实现增长。

    中国机器人产业表现如何?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55.6万台(套),累计增长14.2%。在李晓佳看来,机器人在不同行业的走势也出现明显的分化,其中,3C产品是国内机器人销售份额位居第一的行业,其高增长也推动了机器人销售的显著增长,新能源车领域的机器人需求则出现断崖式下降。

    记者注意到,2024年,广东的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超24万套,占全国44%,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原院长闵华清在现场发布《报告》时也指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广东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在机器人赛道上各有特点。

    深圳推动以面向3C产业为主的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发展工业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在人形机器人产业、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与机器人技术密切相关产业也处于领先地位。广州推动以面向汽车、船舶、航空等高端制造业为主的集成应用,同时也在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以及低空经济、电商等与机器人技术密切相关的产业。

    佛山重点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机器人谷,推进工业机器人在家电、陶瓷、纺织等重点行业的集成应用。东莞重点培育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推动工业机器人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的集成应用。珠海市重点发展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和传感器产业。

    大湾区机器人产业如何走得更高、更远?“服务机器人涉及各行各业,整个社会需求太大了,这是一个巨量的市场,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复杂场景下难以真正做到落地应用,这个差距是要努力去弥补的。”闵华清同时提到,基于DeepSeek高质价比的推理能力,将有望赋予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应用场景任务分解的能力。

    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进化”

    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红表示,具身智能机器人是未来产业新赛道,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第六届粤港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学术代表、企业代表的热议话题。

    机器智能跟人类智能有何不同?大模型的能力边界到底在哪里?“推理是以概念化为基础,有概念才有判断,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和应用就是推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科学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陈小平看来,目前的大模型在严格意义上是在给出“推断”而非“推理”。

    没有推理能力的大模型,为何能跟人交流畅通?“人对大模型有普遍的幻觉。”陈小平举例,在向某大模型提问“strawbarry有几个r”时,大模型的推断充满了“纠结”。“它找到很多解,第一个解就是对的,但是它说这个解可能不对,还有一种可能,它又解一遍,解了很多遍,实际上也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就是三个。”

    “目前,机器人在汽车行业应用很好,是因为我们能够给到它封闭场景下的全部相关信息,但非封闭场景下的机器人,它的应用仍有很多问题。”陈小平指出,大模型实际上是把计算机的回溯引入训练,给人一种具备反思能力的感觉,大模型运用到机器人领域必然要解决精确建模、精确感知、精确控制的挑战。

    “目前的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只能支撑单一功能的产品,还做不到像保姆一样走进家庭什么都干。”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河北工业大学教授、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郭士杰在分析了多功能护理机器人的技术挑战时指出,护理机器人既需要感知环境,又需要跟人协作,多元信息的融合预测仍存在难点。

    如何让机器人像人一样精巧地对待生活物品或者人类身体?“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在往这个方向努力。”郭士杰举例,搀、扶、背、抱、握,想要机器人做到这些人类身体的基本操作,需要让它具备处理语言信息、动作信息、触觉信息等的能力,其所在团队正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但相关技术的积累或集成仍然不太稳定。

    “有了应用场景,它的技术才能够成熟。”在广汽集团人形机器人团队创始人张爱民看来,人形机器人在成本、应用场景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另辟蹊径,“我们是看到传统机器人运动方式相对简单,无法完成上楼等任务,因此通过采用轮式机器人来上楼,落地解决它的运动能力”。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