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点击 进入企业管理  |   申请VIP  |   退出登录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博古通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用户频道:    应用案例 |  汽车 |  模具 |  船舶 |  电工电力 |  工程机械 |  航空航天 |  仪器仪表 |  通用机械 |  轨道交通 |  发动机加工 |  齿轮加工 |  汽轮机加工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机床市场网>资讯中心>宏观经济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步入关键十年
2015-3-9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访问量:


   当今世界,“中国制造”位居第一已是公认的事实。经过数十年狂飙突进式的工业化洗礼,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深度介入全球化进程,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如水银泻地般渗透世界各地,既增进了全球消费者的福祉,也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获益者之一。
 
  论数量,“中国制造”已无可匹敌:年工业增加值达22.8万亿元,工业品出口量占全球的1/7,均居世界第一;超过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有几十种产品的出口占全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但是论质量,“中国制造”仍难免尴尬:机床占世界产量38%,可数控机床基本得靠进口;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可高吨位起重机的钢丝绳得靠进口——质与量的巨大反差背后,是“中国制造”在产业链的低附加值区域徘徊。
 
  今年的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由大到强,就是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坡”的转型升级。按照“产业微笑曲线”理论的描述,U型的附加值曲线两头是研发设计、销售服务,中间是加工制造;全球产业链不断变动组合创新,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国家或企业唯有勇于和善于产业升级转型,向“微笑曲线”两头的产业链高端发展,才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拥有比较优势,从而晋身为制造业强国。
 
  环顾世界,除极少数面积小、人口少的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以金融、旅游为主要产业,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是制造业强国。对于大国来说,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脊梁。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制造业向外转移的“产业空心化”后,就先后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全球“金融海啸”之后,饱受重创的发达国家痛定思痛,纷纷推出重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和计划,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法国”等等。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链重组中,高端制造业正向发达国家回流,跨国公司正加快调整全球布局,以个性化量产为标志的新工业革命,正逐步并最终彻底改变制造业的组织方式。
 
  对于“中国制造”来说,这是前所未遇的挑战,也是前所未见的机遇。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中国制造业一度出现“脱实向虚”的危险倾向,资本游离、人才流失、要素转移、效益低下,工业被空心化。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而实现完全工业化还要走更长的路,“中国在谋划工业4.0的同时,要全力打造3.0,甚至不得不补2.0的欠账”。工信部等部门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这项规划提出,制造业是服务业的重要基础,制造业服务化是工业化的战略取向,要重视发展实体经济,防止工业空心化和边缘化。
 
  未来十年,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年,也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决定性十年。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2月制造业PMI为49.9 结束连续四个月下行趋势
  • target=_blank>工信部等三部委出台产业扶植政策 3D打印迎积极信号
  • target=_blank>国家统计局: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可能好于上年
  • target=_blank>发改委推动出台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意见
  • target=_blank>2月汇丰PMI初值升至50.1 创四个月新高
名企推荐
山特维克可乐满
哈斯自动数控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哈挺机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阿奇夏米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