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点击 进入企业管理  |   申请VIP  |   退出登录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博古通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用户频道:    应用案例 |  汽车 |  模具 |  船舶 |  电工电力 |  工程机械 |  航空航天 |  仪器仪表 |  通用机械 |  轨道交通 |  发动机加工 |  齿轮加工 |  汽轮机加工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机床市场网>资讯中心>行业资讯
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需注重与新兴技术融合
2019-12-1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访问量:
 
  
图为在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展区,客户向机器人企业工作人员咨询使用情况。
  
       日前,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主办的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
  
       在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自2013年开始,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连续六年居全球首位。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重要的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同时研发能力稳步提升,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了新进展。
  
       研发生产能力突飞猛进
  
       “我国机器人产业这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三五时期,成效非常显著。”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介绍说。
  
       从产业规模上看,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大概是15.4万台,超过了欧洲和美洲安装机器人数量的总和,产量与安装量均超过全球的三分之一。
  
       对此,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深有感触。他还记得,2014年刚开始发展机器人产业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才30台/万人,2018年达到了140台/万人,发展速度惊人。
  
       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一些关键零部件技术也取得了突破。罗俊杰介绍,在工业领域,双臂机器人双目视觉定位技术、柔性手爪设计技术、双臂协调控制技术等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协作机器人实现了减速机、电机、编码器以及驱动控制一体化集成,部分产品重复精度可达到正负0.05毫米。
  
       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杰高表示,这些年机器人产业变化很大。中国有很多传统行业,以前用机器人的很少,这几年,公司通过设计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紧密结合,针对客户的痛点,开发适合他们的产品,效果非常好,像光伏机器人、木工机器人都卖了很多。
  
       “国产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在逐步提高。”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表示,从生产能力的角度来讲,2013年到2018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年均增长达到了35.3%,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最近三年来持续快速增长。
  
       新兴领域带来更多机会
  
       然而,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但到201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首次出现下降。
  
       宋晓刚表示,这个下降有一个特点,外资品牌下降7.6%,我们的自主品牌仍然保持一个16.2%的增长。从应用领域来讲,搬运和上下料仍然是最主要的领域,然后是焊接,这正是我们国家量大面广制造业各个行业都要应用的领域。
  
       “2018年,大家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来了急刹车,行业出现负增长。”曲道奎说,所以大家尤为关注今年的数据。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在会上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中国市场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1.9万台,同比下降13.6%,为自统计以来的首次下降。从企业层面看,在日趋严峻的市场环境中,龙头企业、优质企业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长,但更多的企业产销均出现了下滑。
  
       “过去汽车行业占据机器人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曲道奎表示,整个中国机器人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汽车行业市场的份额大幅度下降。而从机器人新兴的应用行业来看,像金属加工、塑料和化学,尤其是食品工业,最近这几年来增长非常快。
  
       “新兴的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倒逼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宋晓刚表示,中国机器人发展正在从产业形成期向产业发展期迈进,机器人产业需注重细分行业和不同应用场景的市场拓展,各个企业找到擅长的行业所在,并开展相应的工艺技术研发。要注意协同发展,注重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发展。注重新一代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以满足我国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的需求,抢占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机器人技术应该是一个多学科集成的技术,无论企业有多大,想把所有的事都做完,结果就是做不到、做不好、做不精。”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认为,企业应当想好如何将一种技术做好,周期更长。他举例说中,德国一些企业,就走在“专克优精”的道路,“我们要沉下心来,用十年或数十年时间,力求做得长远。”
  
       市场未来可期前景大好
  
       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坤介绍说,现在来询价的很多项目是几百万的或更小的项目,尽管这些中小企业自动化改造的投入并不大,但它的需求或者它的期望是给它提供一个世界顶尖的或者领先的方案。如果我们的机器人应用技术或者系统集成技术和客户要求完全匹配上,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会很大。
  
       对于机器人产业的未来,与会专家都认为其前景大好。
  
       罗俊杰表示,从国际上看,机器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不断融合,推动产业步入快速道。从国内看,应用领域和场景不断拓展。2018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经拓展到了47个行业的大类,129个行业的中类,而且应用面还在不断扩大,如服务领域已经向教育、医疗、陪护、配送等多维度延伸。
  
       “要客观理性的看待。从长周期来看,现在可能还是一个优化结构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坚定不移埋头苦干的关键时期。”罗俊杰表示。
  
       赵杰认为,服务机器人将成为世界机器人强国争夺新兴产业主导地位的重要战场。服务机器人还未到爆发期,未来的产值无法预估。同时,他预测,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和产业,整体上位居世界强国行列。在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我国会整体进入到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而且部分方向应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未来是可期的。”宋晓刚表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到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增长会持平,2020年之后会重回两位数的增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预测,2020至2029,年均增长会高于29%。
  
       “从大的趋势来讲,工业机器人正处在一个大的爆发期,现在的数据和市场,只是未来机器人市场的一个起步。”曲道奎认为,中国机器人未来的发展,一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所以,机器人企业要加强创新,把特色和优势突出出来,未来我国一定会站在世界机器人的先进行列。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瓦轴精密机床轴承替代进口
  • target=_blank>2020年工程机械行业有望稳健增长
  • target=_blank>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市场需求倒逼机器人产业创新
  • target=_blank>韩巍:紧抓转型浪潮 ABB贝利将专注数字化控制
  • target=_blank>中信重工跻身2019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前10
名企推荐
山特维克可乐满
哈斯自动数控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哈挺机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阿奇夏米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