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点击 进入企业管理  |   申请VIP  |   退出登录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博古通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用户频道:    应用案例 |  汽车 |  模具 |  船舶 |  电工电力 |  工程机械 |  航空航天 |  仪器仪表 |  通用机械 |  轨道交通 |  发动机加工 |  齿轮加工 |  汽轮机加工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机床市场网>资讯中心>行业资讯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进入第二阶段:细分行业应用软件成为竞争焦点
2020-5-14  来源:--  作者:-  访问量:
 
       在一系列的产业白热化竞争和资本兼并之后,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工艺应用软件为核心竞争力时代正式到来。
  
       如果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第一个阶段是:以硬件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硬件自主性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自主化操作系统和能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的工艺软件包为代表的软件时代,这种“软实力”将成为征服客户主要因素。
  
       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入第二阶段的典型特征
  
       工业机器人进入第二阶段伴随着几类典型的特征,这些特征应当是工业机器人企业需要注意且必须把握的核心节点。
  
       国产机器人应用行业辐射深度进一步加深
  
       根据CRIA(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公布的数据,截止2019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已经应用于47大类国民经济行业涉及110多个二级行业。
  
  
国产机器人应用行业
  
       在梳理机器人应用领域中,我们需要从纵向看到,国产机器人厂商是在2013年之后,开始小批量推广工业机器人本体。在2017年进入工业机器人最火热的高峰,甚至家电企业,地产企业,纷纷成立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并开始生产机器人。
  
       从硬到软的竞争要素转变:从核心零部件到工艺软件的变化
  
       在本体市场热钱涌动,人气浮躁,下游市场仿佛觉得将“智能制造”钉在脑门上面,就能够吸引来客户的时期,买来硬件,组装并成功在展会现场展出,发布上市,这是产业发展第一阶段的典型特征。这一时期所有人重点关注的都是机器人核心三大件: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机。
  
       这种核心部件过度的关注,在2018年初的中美贸易战中,又被旧事重提,并且让行业进入到一种畸形的魔怔当中。仿佛制造出RV减速机,便是掌握了工业机器人。事实情况是:从RV减速机到工业机器人的现场应用相差十万八千里。
  
       或许你不知道的是,减速机厂商也在向外拓展,如果你有幸关注过苏州绿的谐波,你就会知道工业机器人市场只是绿的很小一部分市场,这并非是绿的占有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份额较少,主要原因在于绿的的产能及销量远超工业机器人行业总体需求。并且,我们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减速机,不论是谐波减速机,还是RV减速机在其他工业场景中都有使用,并非全部供应给机器人市场。因此,对于本体机器人厂商突然涉足减速机领域,或许他真的是没有明白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尽管,自动化行业强调的应用场景的复制,不会明天就到来;但可以预计2020年国内市场对工业机器人需求绝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这主要得益于行业开始多点开花。
  
       应用场景的复制前提:开发专用工艺软件包
  
       fanuc上海研发基地拥有数百名研发人员,但FANCU机器人本体生产基地一直是在日本,上海FANCU承担着机器人的组装以及测试,同时也包括中国以及东南亚区域机器人应用工艺的开发。
  
       2017年之前,在汽车行业最红火的前20多年,FANUC在中国主要研发重心是为家电,汽车,电子3C市场服务,对于细小且零碎化的市场,多数依赖于下游系统集成的技术去开拓,除三大主要市场外,应用于通用性市场的工艺软件包也仅有焊接(弧焊),码垛,打磨,去毛刺,切割等几大类。这几类应用软件显然覆盖不了所有行业,得益于FANUC本身不少下游行业企业极强的实力,FANUC在一般工业领域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
  
       国内市场最早做细分行业工艺软件包的是南京埃斯顿,埃斯顿率先推出应用折弯领域的软件包Smart Bending软件包,在2015年,同abb等四大家族在竞争中,就显示出优势。
  
       由于ABB等外资厂商,没有专用折弯软件包,使用通用机器人现场开发定制化的应用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这对于一个庞大的企业来而言,需要走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市场研究——需求反馈——收益评估——开发测试——落地试用。
  
       因此在2015-2019年,埃斯顿凭借其最早,且最成熟的折弯机器人应用工艺软件包,抢到了行业的第一个头筹。对于工业行业而言,先发优势非常的重要。利基市场就存在那短短的几年中。
  
  
埃斯顿折弯机器人
  
       同样在软件工艺开发领域,最先尝到甜头,还有埃夫特机器人,埃夫特在联合佛山新鹏开拓卫浴领域喷釉应用,也专门开发了相应的喷涂工艺以及相互配合的机器人。
  
  
埃夫特喷釉机器人现场
  
       是定制化机器人重要,还是细分行业工艺软件包重要?
  
       从定制化机器人的产生的流程而言,是先有客户针对特殊的应用场景,要求企业去开发相应的工艺,而后再考虑多场景及复制性,企业才会去以较高性价比以及客户更容易接受的产品形式去开发新的机型。其核心仍然是围绕工艺软件的产生在发展。
  
       切莫去奢望:一招可以通吃天下
  
       单个细分行业应用能够支撑起一年1000台的机器人销量,已经属于行业内绝无仅有的翘楚。与焊接,码垛,打磨,喷涂,涂胶不同,针对一些细分应用,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手机外壳打磨,scara锁螺丝,桌面六轴检测,以及当下珞石,kuka等企业专项开发的缝纫机器人。这种定制化的工艺应用并不是以量取胜的产品,而是依靠高附加值,拉高整体解决方案的售价。
  
  
珞石机器人缝纫工艺
  
       汽车市场批量化,低价绑定机器人销量的发展,让库卡,fanuc,abb在这一轮汽车衰败潮中感受颇深。曾经最依赖的巨大的产业市场,最后成为了销售的拖累,并且kuka多年依赖主力进攻汽车市场,毛利一直维持在5%以下,甚至一度降为亏损。这也进一步说明,一招吃遍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细分行业工艺软件,核心的竞争优势在于哪里?
  
       可以实现快速复制。
  
       工业行业的难点在于使用场景的多样性,项目落地的周期性长。如果能够实现一个产品,如消费品一般即买即用,那对于工业生产企业来说,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种快速复制的方案,能够有效的大小客户对于项目完成时间带来的各类不可控成本以及外部环境市场的不确定性。
  
       缩短调试周期,让客户更易于使用
  
       从一个通俗的理论去理解工艺软件包,这就相当于一个Windows系统上面的一个软件应用。如果没有这个软件应用,你如何使用这台电脑,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最早期的DOS模式。一行行写代码去操作机器人。工艺软件的优势在于直接调用前期已经开发好的各类工艺,并且不需要用户了解哪些复杂,甚至可能使用不到的场景。
  
       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竞争格局仍将不断变化,曾经雨后春笋般发芽的各类企业,会在这一轮冬日寒潮中消亡。虽然残酷,但这是行业必然存在的淘汰。从核心零部件的狭窄视野中走出来,向工艺看齐,这里才是工业机器人未来的主要方向!
  
       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不论大环境如何变化,一定要冷静思考,稳扎稳打,才有活下去的胜算!
  


       (来源: 机器人观察)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 国产化数控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target=_blank>2020CME中国机床展7月如期举办!
  • target=_blank>曼胡默尔与长城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支持民族企业发展与振兴
  • target=_blank>4月挖掘机市场火爆 涨价后仍供不应求
  • target=_blank>机器人+数据驱动 助力制造业中小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名企推荐
山特维克可乐满
哈斯自动数控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哈挺机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阿奇夏米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