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点击 进入企业管理  |   申请VIP  |   退出登录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TPI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用户频道:    应用案例 |  汽车 |  模具 |  船舶 |  电工电力 |  工程机械 |  航空航天 |  仪器仪表 |  通用机械 |  轨道交通 |  发动机加工 |  齿轮加工 |  汽轮机加工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机床市场网>资讯中心>行业资讯
协作机器人预见“AI时代”
2023-9-25  来源:-  作者:-  访问量:

 
   手无疑是人最灵活的部位,但通过双手创造世界,靠的仍然是人类万物灵长的大脑。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协作机器人被认为是最接近双手的机器人。在完善的程序指令下,协作机器人具备完成绝大部分不同领域的制造任务的潜力,打磨、搬运、焊接,甚至是煮面和咖啡拉花。但与此同时,由于程序的智能化程度不足、再编程客观条件受限,协作机器人当下仍无法完全替代其他机器人种类在专项领域的作业能力。
 
  不过,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普及,协作机器人可能迎来属于它的“类人大脑”。而看到这一潜力的相关企业,也开始积极对此进行布局。
 
  近日,机器人企业,上市公司长盈精密(300115.SZ)控股子公司天机携七轴力控协作机器人、六轴协作机器人、高速scara机器人、Fusion控制系统等新品亮相在上海工博会。天机副总裁段京易则向记者重点介绍了公司在工业制造AI时代来临前的布局。
 
  扶持、自立到突破
 
  公开资料显示,天机成立于2015年,公司早期分别获得了来上市公司长盈精密和日本工控自动化解决方案名门安川电机的业务、技术支持,形成了企业的基本盘。然而从关联业务的摄取到市场化业务局面的打开,工业机器人企业仍然需要产品力的支持。
 
  “前期我们更多的还是依赖于母公司的供养,提供了我们很多应用场景,包括早期与安川的合作,也会有很多技术上的交流。然而在个别其他场景,如大负载领域的探索我们其实是有制约的。”段京易向记者表示:“后来我们依托安川在技术上的累积,包括来自上海交大、哈工大等名校的机器控制专精的研发团队对技术的突破,加上场景的累积,也能很快地完成突破。”
 
  “同质化”是本届工博会工控自动化企业的“热词”,在国内机器人企业价格竞争愈演愈烈的时候,如何获得自己的一番天地,是所有参展企业思考并付诸行动的关键。
 
  据悉,此次天机在工博会中带来了新品七轴力控协作机器人“Grace 7 Pro”和高性价比6轴无力控协作机器人。前者使用自研高精度关节力传感器,试图形成高精度、高刚性、高稳定的高端协作机器人;后者则主打高可靠性与兼具性价比的市场。
 
  除此之外,公司还展示了国际一流的生产体系打造新品SCARA高速机器人“SRX8-652”,其为市面上标准循环时间最快(0.26秒)的高可靠性SCARA机器人之一。而据记者了解,该机器人已经获得了部分头部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的订单。
 
  “SCARA其实是工业机器人的天花板,我们的SCARA机器人在循环速率上几乎是‘无敌’的状态,在专注的光伏传感器领域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段京易告诉记者,公司使用的包括减速器等硬件以及点对点算法等都是保持公司产品力的关键。
 
  工业机器人迎接AI时代
 
  工控机器人行业中,许多从业者有时会把自己戏谑为“打铁的人”。
 
  对此,段京易告诉记者,所谓“打铁”其实就是指主要能力在硬件整合端的企业。而工业控制软件的能力上较为卓越的企业并不多见。
 
  据悉,此次工博会期间,天机发布了其Fusion控制系统。公司表示,Fusion控制系统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面向工艺编程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其面向解决工艺问题的范式设计,开创行业先河;面向运动品质的高精度的路径规划算法则更接近人类手臂性能;同时也面向AI技术的预留接口,能够满足机器人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常规情况下,客户在需要研发新的工艺的时候,机器人并没有窗口提供终端开发,即便是客户寻求原厂开发,原厂也不一定会提供接口。”段京易向记者指出。
 
  事实上,高自由度的协作机器人在结合具身智能的情况下,在理想情况几乎可以完成人类所面对的各种工作类型。而如今,在软件算法帮助协作机器人拓宽应用场景的洪流之中,随着协作机器人在大负载和刚性稳定性上的不断突破,AI+协作机器人的解决方案,很可能成为这个非标制造行业的一个标准化解决方案。
 
  高工机器人蓝皮书指出,从产业链角度看,协作机器人生态从过往的三大核心零部件逐渐扩大。在智能化的趋势下,力控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感知元器件关注度上升,同时布局一体化关节模组的厂商持续增加,国产厂商技术的持续提升促进成本的加速降低。机器人大模型的持续进步有望为协作机器人能力提升装上加强版外挂,可以满足更多复杂场景的应用需求,尤其在商用服务领域的应用,协作机器人的易用性和智能性有望获得质的提升。
 
  “未来可能工业机器人会遇到很多需要接受智能语音交互,甚至是基于类人视觉交互的场景,而与机器人的智能通信又往往要达到毫秒级的响应速度,这是目前很多国产机器人所达不到的。”他表示,“通过Fusion系统,用户端不管是集成商还是终端,你都可以自行根据工艺来定义机器人的软件端。”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平湖市成立机床产业联盟,推动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
  • target=_blank>工业机器人赛道前景向好,细分领域谋新发展
  • target=_blank> 兆易创新荣获2023“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 target=_blank>瑞萨电子整合Reality AI工具与e2 studio IDE,扩大其在AIoT领域的卓越地位
  • target=_blank>强者愈强,头部船企订单集中度再提升
名企推荐
山特维克可乐满
哈斯自动数控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哈挺机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阿奇夏米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