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点击 进入企业管理  |   申请VIP  |   退出登录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TPI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用户频道:    应用案例 |  汽车 |  模具 |  船舶 |  电工电力 |  工程机械 |  航空航天 |  仪器仪表 |  通用机械 |  轨道交通 |  发动机加工 |  齿轮加工 |  汽轮机加工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机床市场网>资讯中心>行业资讯
狂飙3000多天后,机器人市场为什么开始变“冷”了?
2023-11-2  来源:-  作者:-  访问量:

 
     过去几年间,机器人成为帮助各企业复工复产和快速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需求牵引之下,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各个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亮眼的成果,产业迅速发展。

     2021年12月,中国政府联合15家机关部门发布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机器人产业规划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机器人产业规划的目标,将中国机器人产业再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今年正是“十四五”政策实施的关键一年。如今,“十四五”过半,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从融资市场看,中国机器人网在整理近期融资事件时发现,今年以来,融资事件明显变少,披露金额也不及从前。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机器人领域发生的融资事件300余起左右,融资金额过亿事件超100起,总融资金额超300亿。(注意,本文中所提到的融资仅涵盖主攻机器人相关应用的国内企业,具体包括服务、工业、医疗、无人机等领域,下文相同。)

     其中,上半年1~9月机器人行业融资市场相对火热,年中到年尾相对平缓,投资方更偏向中高端技术门槛,主要发生在工业机器人相关、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三大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发生融资事件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医疗机器人领域,再是服务机器人领域。

     尽管受限于疫情等外生因素,在整体经济形势相对低迷的背景下,机器人行业在2022年仍然表现出较为强势的增长力,市场规模破1000亿,融资金额破300亿。疫情的反复爆发催生了多领域对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力及劳动力的旺盛需求,使得整个机器人产业呈现健康走势。

     让我们将视线转回到今年,截至6月30日,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共63起,已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中亿元级融资18起,融资金额总计约在50~60亿元之间。与去年相比,明显下降。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获得融资的国内机器人企业主要分布于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领域。上半年机器人赛道仅出现1笔超10亿元融资,也是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的融资。融资方为联合飞机,融资金额达到12亿人民币,其主要业务为工业无人机研发。

     为何今年以来的机器人融资市场不如以前?

     根本原因,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外需增长乏力。

     2023年的特点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近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工作部牵头对《“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中期开展了评估工作,综合各方面意见形成了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显示,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带来当前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3年4月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2.8%,比2022年10月份的预测数值下调0.4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在2023年6月份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1%下降至2023年的2.1%,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6%下降至0.7%,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预计从4.1%下降至2.9%。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机器人市场需求动力有所下降,机器人产业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另外,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原本的销量主力行业如电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医疗等,需求出现萎靡,受下游景气度影响短期承压,机器人市场增长放缓。

     虽然各种因素对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在国内各方共同努力下,机器人产业发展还是稳步推进的,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国产机器人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工业机器人迈进,应用深度广度加速拓展,落地场景日趋丰富。据MIR数据,继今年第一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内资市场份额突破40%、外资市场份额首次跌破60%后,内资工业机器人企业市场份额还在攀升,上半年达43.7%。

     在政府领导与“机器人+”等国家政策的落地实施情况下,国产替代逻辑愈发明确,内资龙头正在加速赶超外资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国产崛起正当时。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 TOP级企业实践者如何看待机床产业链条痛点? | 华机展东莞×海德曼专访
  • target=_blank>青岛高新区“机器人+”正“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 target=_blank>巨轮智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39亿元 机器人业务持续突破
  • target=_blank>全国机械行业高端数控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 target=_blank>2024年LPG船新造需求或将温和回落
名企推荐
山特维克可乐满
哈斯自动数控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哈挺机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阿奇夏米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