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广州数控
数控系统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数控系统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系统网> 行业资讯>新“三国”问道 自主数控系统建功3C智能加工
新“三国”问道 自主数控系统建功3C智能加工
2016-11-16  来源: 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去年以来,工信部分批次推进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在2015年46家企业试点示范的基础上,2016年工信部又选取了63家企业试点示范。项目覆盖45个行业,分布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为宣传试点示范企业的典型经验,促进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本报特推出“中国智造那些事”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消费性电子具有体积小、周期短、迭代快、规模大、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对于制造装备的可靠性有着严格的要求。虽然长期以来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不尽人意,但在3C(电脑、通讯和消费性电子)产业却独放异彩,不仅在整机上有了很大突破,在核心的数控系统领域也斩获颇丰,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劲胜)“移动终端金属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就是一个缩影。
  
  “十八罗汉”剑出鞘
  
  众所周知,3C产品的组成零部件数量众多,如手机就包含触摸屏、显示面板、主板PCB等较大的零部件,以及摄像头、结构件等其他细小零部件,且基本都是非标产品,体积小、绝对精度要求高,因此生产组装的自动化改造难度也较高。
  
  但与此同时,包括外壳、盖板等在内3C产品零部件制造技术以及整机装配技术工艺和设备都相当成熟,加工内容重复度高,劳动强度高,符合自动化改造的特征。由此,东莞劲胜确定了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目标:实现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0%,能源利用率提高15%。
  
  历时1年,目前东莞劲胜已建成拥有10条自动化钻攻生产线的智能车间,建立了智能工厂设备大数据平台,通过对设备实时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实现了机床健康保障、G代码智能优化、断刀监测等智能化操作。另外,项目还建有普及型自动化钻攻推广线(20台钻攻中心机床和12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自动抛光打磨生产线(12台工业机器人)、用于智能制造人才培训的智能生产线等。
  
  通过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东莞劲胜实现了数控设备与机器人的协同作业,在业内率先实现装夹环节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并建立起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制造现场智能感知系统,实现了对加工中心、机器人、物流装备等的全面支持。而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三国”的应用功不可没。
  
  据东莞劲胜工厂负责人介绍,“三国”是指智能工厂全部使用国产智能装备、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工业软件。
  
  东莞劲胜执行总裁王建表示,项目启动之初,公司考察了西门子在成都的数字化工厂,被要求将已有设备的控制系统全部换成西门子的系统,这样不仅增加成本,技术人员也需要重新适应新系统,关键是“我们还无法获得制造数据的全部控制权,所以最终没有采用西门子的方案”。
 
  除了西门子,东莞劲胜还比较了IBM等国际巨头的产品,也都存在硬件成本高、系统不可控、数据不安全的局限。
  
  最终,东莞劲胜将目光转向了国产产品,并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华中数控、创世纪机械等18个国内单位,组成了以劲胜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十八罗汉”。
  
  现在看来,由于“三国”软、硬件系统之间深度开放并互相融合,才为智能工厂的信息集成、数据集成以及各种智能化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保障了工业数据的安全可控。目前,智能工厂最核心的设备———配套国产数控系统的国产高速钻攻中心机床,已能与进口同类产品同台竞技。
  
  国货当家待有时
  
  3C行业对数控机床的高速高精加工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对加工效率尤其敏感。以一个3000台机床规模的3C加工车间为例,若单件加工效率提升10%,意味着可节省300台机床的费用。
  
  “以前的生产线只能做1个产品,通过柔性化生产线、通用性料盘、通用型机器人手爪等,现在生产线能做到同时有序生产9个产品而不乱。”王建说,借助断刀检测、机床健康诊断和自动监测等系统,劲胜成功把品质良率提高到了98%。
  
  东莞劲胜合作伙伴、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也表示,一个环节出现失误,会导致整个生产线瘫痪。通过给刀具装上芯片实时传输数据,断刀的判断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这相当于给机器人拍心电图,如果波形出现异常,大数据中心马上会发指令让机床暂停,并提醒操作人员换刀,有效避免断刀带来的损失。”
 
  选择国产设备之路并非没有风险。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坦言,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智能制造所需的关键装备、核心零件和应用软件,但过去即便有,不少用户也不太愿意用。
  
  在国家的引导下,目前这一局面已逐渐好转。在王建看来,最重要的是国产设备的系统开放,能够完整、即时采集和加工数据,并保证大数据应用的安全可控,满足智能制造最核心的需求。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用中国自己的装备武装起来的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的智能化工厂,近年来不断涌现。在东莞劲胜,数控机床、AGV小车、工业软件等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无疑增加了我国推进智能制造的信心。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