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镗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镗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镗床网> 热点新闻> 实施五大工程 安徽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
实施五大工程 安徽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
2017-3-10  来源:转载  作者:-

两会直击

       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举行全体会议。会上,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委书记、代表团团长李锦斌表示,2016年安徽省实现生产总值24117.9亿元,增长8.7%,高于全国2.8%,居全国第五,中部第2位,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此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39.1%提高到41%。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7%,占比提高了2.9%。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12.3%,增幅达到8.1%,高出全国3.8%。 

     四个突破 

     人大代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牛弩韬说,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描绘了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路线图、时间表,制造强国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近年来,安徽省也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企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形成新动能,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加速确立。 

     他告诉记者,2016年安徽省工业经济实现四个突破: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万亿元,技术改造突破6000亿元,工业利润突破2000亿元。 

    “难为可贵的是,全省规模工业利润增速达到12.3%,位于全国第八;工业用电量增速5.8%,全国第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8%,全国第五,净增规模以上企业数1413户,排全国第二。”牛弩韬说,目前,安徽省工业产业呈现出四大亮点:科大讯飞语音技术及应用始终保持领跑者地位;工业机器人产量全国第二;安徽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集聚基地。还有白色家电,“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一台安徽造。” 

     五大制造工程 

     记者获悉,2016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实施五大发展行动、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制造强省等重大部署,谋划编制了“制造强省建设行动方案”,重点推进实施五大制造工程:
 
     一、高端制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抓手,加快培育发展智能家电、智能语音、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量子通讯等一批有竞争优势或战略必争的产业。 

     二、智能制造。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点线面”布局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模式智能化变革,5年推广工业机器人2万台,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0个以上。
 
     三、绿色制造。推进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消费,打造绿色供应链,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力争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 

     四、精品制造。实施“三品”战略和“安徽精品”行动,推进品质革命,塑造安徽品牌,5年新培育省级新产品3000个,安徽工业精品500项以上。
 
     五、服务型制造。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总集成总承包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50家以上。 

     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牛弩韬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调研,多个会议中强调,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在此次两会期间,牛弩韬建议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首先要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制。坚持按照全国“一盘棋”,加强对当前和长远、区域和全局的统筹研究,制定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以基金、贴息、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实实在在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此外要着力推动金融向实体经济输血。因为资金链紧张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获得性低,而且融资成本普遍高。 

     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近年来,国家减税取得了积极效果,但实体经济成本高,赢利能力弱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缓解。应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制金融事业部,实行差别化考核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牛弩韬还提到了希望中央、各部委尽快出台配套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减税费力度。此外他表示,要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把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根植到每个企业中。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