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特种加工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特种加工机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特种加工机床网> 行业资讯>2021年安徽汽车产业实现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量创历史新高
2021年安徽汽车产业实现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量创历史新高
2022-2-10  来源:-  作者:-

  汽车产业是安徽省重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2021年,在“芯片荒”、“电池荒”、“用工荒”、原材料“涨价潮”、出口不畅等诸多不利条件形势下,全省主动出击,积极协调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编制出台规划及行动计划,主动搭建产需对接合作平台,全方位帮扶企业发展,推进试点示范建设,全省汽车产业实现生产、效益双双大幅增长,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十四五”产业发展的良好开局。

  生产高速增长,产量突破150万辆。2021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实现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安徽省全年汽车产量突破150万辆,达到150.3万辆,创近5年新高,居全国第7位,同比增长29.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达到25.2万辆,创历史新高,居中部第一、全国第4,同比增长1.4倍。重点企业方面:奇瑞集团实现产量95万辆,同比增长31.7%,奇瑞全球用户累计突破1000万辆;江淮汽车产量52.7万辆,同比增长15.5%;合肥长安汽车产量24万辆。

  效益有所提升,规上企业增加。2021年,全省汽车制造业企业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芯片短缺等不利影响,整体实现较好发展。截至2021年11月,全省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958家,比2020年底净增73家。2021年全省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4%,行业营业收入约3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出口强劲增长,保持全国领先。2021年,安徽省汽车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全年实现汽车出口36万辆,占全国比重18%。奇瑞海外市场实现新突破,全年出口汽车实现26.9万辆,同比增长1.3倍,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实现了从“单纯贸易”到“品牌输出”的转变,海外用户累计已达195万。江淮汽车实现出口7.4万辆,也位居全国前列。

  新能源汽车发力,支撑作用明显。2021年,全省新能源汽车实现生产25.2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倍,占全国比重7%。其中:奇瑞新能源汽车产量10.9万辆,同比增长1.4倍,部分产品实现畅销,奇瑞“小蚂蚁”上市4年累计销量突破25万辆,奇瑞QQ冰淇淋自2021年7月启动预订以来,6个月预售期收获超7万辆订单;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克服芯片短缺、疫情影响下零部件出现断供等不利因素,销量逐步攀升,12月交付10489台,全年累计交付高端新能源汽车9.14万辆,同比增长109%;江淮新能源汽车生产超过4万辆。2021年,安徽省组织企业向国家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国家下达安徽省补助资金预算35.7亿元,位居全国第2位。

  2016 -2021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情况图表

  

  政策引领加强,国家试点获得突破。制定出台《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皖政办〔2021〕7号),编制《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安徽省汽车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强对产业发展引领。积极推进有关试点工作,经积极申报争取,合肥市获批国家首批换电模式应用综合试点城市,合肥、芜湖市获批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产业协同提升,上下游对接顺畅。组织举办2021安徽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促进上下游对接合作与协同发展,签约6个合作项目总金额63.5亿元。与沪苏浙共同组建成立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推荐安徽省11家企业加入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南京疫情期间帮助蔚来向江苏省工信厅发函协调有关配套企业复工复产。促进“车芯”协同,帮助江汽、蔚来、昌辉电子、力高新能源等与芯片企业对接,协调解决芯片短缺问题。

  市场预期增强,重大项目不断提速。随着安徽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实施,产业发展不断提速,集聚效应不断增强,重大项目不断落户并加快建设: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建设,规划整车产能100万辆、电池产能100GWh,远期年产值可实现5000亿元;大众安徽新能源整车项目正加快建设;总投资15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落户合肥长丰,一期项目最快2022年8月可建成投产,2024年可实现年产40万辆整车;总投资248亿元的中航锂电年产50GWh动力电池、总投资150亿元的海螺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总投资140亿元的孚能科技年产24GWh新能源电池、总投资110亿元的蜂巢新能源动力电池、总投资8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长三角制造中心、总投资70亿元的国家绿色技术示范项目奇瑞能源汽车四期基地等正加快建设。

  汽车产业是为数不多的兼具传统产业(发展历史久)、优势产业(国家经济命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未来产业(智能网联汽车)“四大产业”集于一身的典型产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安徽省要实现制造强省,必须要成为汽车强省。站在自主品牌汽车大省的发展基础上(江淮、奇瑞),处在由小变大和由大变强的跃升空间中,叠加面向未来的一批增量重大项目(蔚来、大众、比亚迪等),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万亿”目标,安徽省汽车产业大有可为,“十四五”也是最为关键的发展时期。

  下一步,安徽将狠抓政策落实。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做好《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安徽省汽车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组织实施工作,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政策实施引领并推动产业发展。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挥江淮、奇瑞、长安、汉马科技、集瑞联合重工等整车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筑牢乘用车基础,巩固商用车优势,做强同时带动零部件发展。实施品牌向上计划,引导企业向“产品+服务”转型。引导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开拓海外市场。

  支持省内整零合作。推进“主机+配套”发展。发挥奇瑞海行云“跨行业、跨领域”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推进行业协同合作、中小企业上云赋智、降本增效。举办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做好车芯对接等活动。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比亚迪新能源项目今年建成投产,推动大众汽车安徽、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均胜安全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江淮蔚来新一轮合作。做好产业“双招双引”相关工作,吸引一批上下游企业向安徽转移、集聚。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合肥国家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快公共领域推广,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和示范应用。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布局。加快产业生态培育,重点发展和引进车规级芯片、车载高精度传感器、智能计算平台、车规级雷达、智能座舱、车载智能终端、高精地图(定位)、车联网等技术和企业,加快产业化发展;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测试及示范应用,推进合肥、芜湖国家“双智”试点城市建设,建设工厂、矿区、园区、道路等示范应用场景,制定出台《安徽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协同沪苏浙共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安宣)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