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 工业机器人规范新政将出 五招破产业乱战迷局
工业机器人规范新政将出 五招破产业乱战迷局
2016-10-20  来源: 中国智能制造网   作者:-


    OFweek机器人网讯:随着人口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硬件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机器人需求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国产自主品牌之路道阻且长。
 
    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也已蓬勃兴起。
 
     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9月中旬,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引导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提升技术水平,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国家和地方各有关部门可给予相关政策支持。规范条件包括企业综合条件、企业规模、产品质量等;另外,在研发创新能力、人才实力等方面,也需要符合一定要求。尤其是对机器人的产品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多项具体明确要求,包括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应具备的检测实验设备,如减速器测试平台、伺服电机测试平台,以及产品应符合的多项国标和行业质量标准。同时,对于机器人集成应用也提出了相关测试要求,包括三项机械安全和三项机械电气安全。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对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这将有力促进机器人新兴市场的成长,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而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还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提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一个目标、五项任务、六项措施,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可见,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迅速,但成功之路长路漫漫

     中国连续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5年,中国市场共销售68459台机器人,同比增长30.3%。据预测,到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15万台,占据全球三分之一。而梳理上市公司半年报发现,至少有5家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在上半年营收过亿元。而按照我国统计数据,201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价值量大概是60亿美元左右,整体上整个服务机器人目前属于产业化的前期。

     在前一阶段化解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产能严重过剩过程中,行业内外各界人士提出,当前是不是机器人产业也存在产能过剩?同时,业内对许多省市大力发展机器人高度关注,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比较,机器人产业是否发展太快了,也存在着产能过剩。

     事实上,分析一个产业是否产能过剩,首先应该从供需角度着眼,机器人产业的市场需求前景令人充满期待,可以说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料机器人市场需求的拐点在哪里。那么在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这么大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又伴随着传统机器人向现代机器人过渡,近五年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每个时刻都在增长,而且机器人大多是订制,很少有库存积压,从供需关系来分析说,可以预判未来需求在持续性扩大。

     那么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隐忧在哪呢?当前,机器人产量增长伴随着企业个数爆发式增长,初步统计,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了800多家,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集中度很低,总体规模小。同时各地方还有超过40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

     本土企业高端品牌机器人供给能力严重不足。据统计,六轴以上工业机器人外国品牌占到了市场85%,而未来的需求也主要是六轴以上的高端机器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也就是经常说的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三大件,尚未完全突破,这部分占到了机器人本体价值量的70%,依然还是依赖国外。

     总之,从产业供给角度,我国供给能力特别是高端供给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从整体上来看,还不能得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结论。不过,实现自主品牌的国产机器人产业崛起,防止将高端产业低端化,防止将资源都化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方面,防止重招商引资,轻创新,轻人才培养的倾向,国产机器人产业自主品牌成功之路可谓是长路漫漫。

     五招破解产业乱战迷局

     未来要遏制高端产业低端化发展的趋势,就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要积极地引导各地区、企业,按照自身条件和优势,理性和差异化地发展机器人产业,引导政策资金和资源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企业集中,避免一哄而上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是要大力培育和支持向高端化发展的龙头企业。中国也要有高端机器人品牌的龙头企业。我们全力支持机器人产业联盟提出的培育龙头企业的措施,在规划中提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队作用。最近,工信部也正在加快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机器人行业培育单项冠军的需求更为突出。

     三是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要加快组建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也就是整合全行业资源,打造“政产学研用融”相结合的创新载体,加强新一代机器人开发,特别是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标志的机器人技术研发。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核心技“含金量”,争取在汽车、电子等机器人领域掌握话语权,改变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

     四是建立完善机器人标准和认证体系。去年底工信部和国标委联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同时还要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我国要在已经建立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基础上,大力推进机器人质量可靠性提升,完善机器人检验与认证体系建设。

     五是要从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加快实施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特别要支持具有工匠精神的工艺人才培养。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