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热点新闻> 机器人产业白皮书发布 工业机器人形成四大集群
机器人产业白皮书发布 工业机器人形成四大集群
2017-3-30  来源: 界面   作者:-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日前发布了2016年版《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称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形成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和中西部四大区域集群。
  
  《白皮书》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同比增长率为30%。不过,国产机器人企业要取得长远发展,需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偏向中低端的掣肘。
  
 
   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区
  
  《白皮书》指出,在需求扩张和政策鼓动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形成四大区域集群。
  
  这四大区域集群分别是北部的环渤海地区、南部的珠三角、东部的长三角和中西部,均呈现出比较迅猛的发展势头。其中,环渤海科研机构扎堆,研发能力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大。
  
  《白皮书》将前述的四大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原因归结为产业基础。
  
  环渤海地区以北京、哈尔滨、沈阳为代表,科研实力较强,研究机构有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哈工大、北航等,在机器人方面取得显著科研成果,具有人才培养优势。长三角地区的优势在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雄厚,这是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必要条件。珠三角地区有规模庞大的制造业,生产线升级需求使得机器人应用有广阔的空间。而以武汉、长沙、重庆为代表中西部集聚区,则依托外部的科技资源,衍生出众多行业龙头企业。
  
  不过,前述四大产业集聚区并没有截然分开,而是存在互动关系。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优质的机器人研发机构和企业,多数有工业机械研究背景,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而市场需求旺盛的则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随着近年来机器人产业的爆发,沈阳新松、大连机床等企业通过技术合作、设立子公司等方式纷纷南下,在上海、珠海等地落地的沈阳新松就是一大案例。
  
  对此,广东机器人协会秘书长张旭表示,研究团队靠近市场,有助于以市场需求导向进行研发,从而将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相结合。

   

  

 

  图:数控机床市场网


  
  自主创新难题怎么解?
  
  国产机器人的研发要更进一步,就不得不正视自主创新问题。

  

 

 

    

  图:数控机床市场网


  
  《白皮书》罗列了目前国产机器人的五大难题,分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自主品牌认可度不高和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
  
  在五大难题之中,自主创新能力是“难中之难”,因为品牌认可度和产品质量都可以追溯到企业的技术水平。自主创新之难,在前述的四大产业集聚区布局中已显现。四大区域中,只有环渤海地区研发能力较强,其它区域还需要环渤海地区的“反哺”,中西部产业集聚区的缺点在于科技资源不足。
  
  在《白皮书》机器人技术水平14个小项评估中,中国仅有2个小项被评估为“先进”,其余皆是“落后”。而日本、美国、欧洲的评估结果大部分都是“先进”和“非常先进”。
  
  据了解,目前许多国产机器人的通行做法是,国外购买本体、引进技术,进行系统编程之后再卖向市场,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使得这些企业迎来迅猛扩张。但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从长远看,这种“玩法”终有玩不转的时候。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伯基担忧,国产机器人企业可能走上数控机床行业先爆发后低迷的老路。数控机床行业出现过本土企业低价对抗国外企业,势头一度迅猛。近年来,机床行业的规模总体变化不大,但本土企业的市场开始遭到国外企业的“反攻”,原因在于国产的虽然便宜但容易坏。

  

   

  图:数控机床市场网


  
  张旭指出,国产机器人企业的危机在于,等到市场接近饱和时,海外企业有大幅度的降价空间,本土企业已降无可降。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