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新基建”到底能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什么?
“新基建”到底能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什么?
2020-6-12  来源:--  作者:-
 
       今年年初,在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催生下,“新基建”迎来了风口。
  
       经过连续多年大规模投资,传统基建领域的存量基数虽然高,但能效减弱,以数字型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迈向了起跑线,准备助力经济腾飞。它一端连接巨大的投资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新基建在不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来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如果说疫情是发力新基建的直接动因,广阔市场空间就是新基建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那么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就成为新基建时代到来的推手。
  
  
       我们采访了中科新松的相关负责人,了解了他们对新基建以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看法。结合相关的政策,去思考“新基建”能够给机器人带来什么什么发展机遇?新基建其他方面的发展又会怎样影响机器人呢?
  
       新基建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这些都与其他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息息相关。
  
       对于机器人来说,直接带来新机会的就是5G的建设。新基建中反复强调5G技术,它的引入能实现信号传输速度从K级到M现在到G的大增速;而且,在整个数据量上实现了5倍以上的低时延,智能控制得到如此提升,能够使机器人整体连接的能力迅速提升。依靠5G,机器人需要的关键支撑能力,比如数据量、速率和时延等因素,就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除此以外,中科新松提到,他们将大量使用5G模块和云端,以便更高效地完成无线传输,通过5G模块可以将传统的机器人控制柜、示教器与机器人之间进行无线连接,就可以远程操控机器人,实时获取机器人运行数据,分析模块将自动对机器人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缩短物理空间距离,人机耦合,从而大幅提升协同效率,优化资源配给能力,提升协同效率,打造人员、机器人、产品之间的信息互联。
  
       新基建要建设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这些又能给机器人带来什么新机遇呢?
  
       近几年,随着用工资源的紧张和智能技术的成熟,许多服务行业场景开始调整人员结构,使用机器人提升生产效率。以协作机器人为例,结合混合现实技术(AR)的协作机器人将开创全新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操作人员可以在AR眼镜上得到机器人的运行状态数据,并对机器人进行操控,增加了机器人的使用友好度,降低了机器人操作门槛,更容易进入一些对机器人并不熟悉的服务行业,用机器人来标准化服务行业的质量。
  
  
       由新松机器人与中国乒乓球学院联合推出的庞伯特乒乓球机器人系列是一个典型的AI与机器人结合的案例,发球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高度类人的机械机构,让机器人模拟教练完成乒乓球训练中的喂球动作,并实时反馈回球数据和质量,实时分析给出训练得分,帮助训练者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水平,同时减轻教练的体能消耗。而对打机器人则可以通过海量乒乓球飞行轨迹数据自主学习充满技巧性的乒乓球策略与技巧。
  
       随着新基建的提出,机器人将不再仅仅只是替代劳动力的工具,更多的是协助人提高效率的新物种,具备自主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创造这样的机器人需要更多人的介入,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将会被创造。在人才上,也会针对未来的就业需求培养更多对口专业人才,这是对就业岗位的一轮重新分配而非洗牌筛选。
  
       新基建要建设创新基础设施。主要建设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对于智能制造领域来说,面对新基建窗口期,也能看到巨大的机会。
  
       后疫情时代,对于自动化生产,对于工业互联网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不断创新知识沉淀和技术扩散的方式,正在打破原有的工业封闭技术体系和利益格局,重构工业全要素联接、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融合创新协作的网状价值生态。
  
       作为数字化工厂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新松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领域拥有几十年的工程经验积累。结合5G、工业互联网、Big Data等新技术,新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构建了从软件系统、工业控制芯片到配套硬件的全体系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控制平台,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解决客观生产需求,还能为工厂开辟更高效的生产模式,提供现代化智能生产思路,弥补在制造强国这个领域缺"芯"少脑的现状,为其他的制造业、行业赋能。
  
  
       此外,工业互联网的推出有助于打通产业生态跨行业供应链。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现代产业生态涉及行业越来越多,行业间信息孤岛问题愈发突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供给生产信息和需求信息的高效对接平台,能够有效打破各行业信息孤岛,实现资源高效配置,解决工厂智能仓储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新松智能物流系统能够打通与供应商之间的数据联结,供应链上下游信息透明化,各环节人员在手机、电脑等终端能够实时查看物料信息与状态,实现高效物联和协同工作。
  
       总之,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快释放。从信息基础设施看,取得跨越式发展和进步,高速光纤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从融合基础设施看,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从创新基础设施看,有力支撑了科学技术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新基建绝非一蹴而就,也非政府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持续推进,中科新松也在付出自己的努力。通过科学规划,不断探索监管方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活市场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进而带动新型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升级发展,就一定能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增强综合国力,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积蓄新能量。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