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 河北机器人产业跑出“加速度”
河北机器人产业跑出“加速度”
Mar 6, 2025  来源:-  作者:-

 
     这是一场传统制造业大省与机器人产业的“双向奔赴”。

     2024年,我省机器人产业实现营收146.4亿元,同比增长42.3%,连续两年保持40%以上的高增速。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省立足制造业优势和丰富场景资源,打造了具有河北特色的系列机器人产品,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并围绕拓展场景、科技创新、产业链布局等方面发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龙头育“中小”,产业发展步步高

     近日,位于唐山高新区的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诚智能”)试验中心里,又添新成员。

     这是一款能在矿山企业替代人工从事喷浆作业的执行类机器人。一旁的展厅里,消防灭火机器人、危化巡检机器人、煤矿侦测预警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一支能上天、入地、下海的特种机器人“战队”让人大开眼界。

     它们个个本领高强。消防灭火机器人,每秒可喷射40至200升水或泡沫,野外实现厘米级定位;煤矿作业机器人,能够代替井下工人执行巡检、喷浆、异物分拣等多类型任务;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可达300米,可定深、定向、定速巡航。

     21世纪初期,开诚智能顺应唐山产业转型升级投身机器人产业。从国内首台防爆矿用抢险机器人诞生,再到如今拥有特种机器人、煤矿智能装备两大产业130余款产品,开诚智能打造了全国种类较为齐全的特种机器人产品线,连续多年稳居中国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第一梯队,并在2024年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依托唐山产业优势并抓住转型升级机遇的,不止开诚智能一家。同样位于唐山高新区的唐山开元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焊接与切割设备产业集团,形成了焊接机器人系统、焊接材料等门类齐全的焊接产品群。

     龙头企业强势崛起,关键零部件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减速机是制造难度较高的核心部件。一直以来,机器人“关节”减速机70%依赖进口。位于石家庄高新区的河北智昆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瞄准这一难题发力,自主研制出工业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并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打造工业机器人关节用高精密摆线针轮减速机领域龙头企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计划建设年产100万台的全系减速机制造基地及工程试验中心,总投入将达20亿元。”该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刘泽鹏介绍。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需要先进设备和现代化车间。但高投入、高成本,常常使中小企业在进入机器人市场时望而却步。

     在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中小机器人企业可以“一夜之间拥有千人团队”。

     为了培育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一站式满足企业技术、采购、设备、仓储、物流、售后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让有创新潜力、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在这里实现轻装快跑。

     省工信厅工业项目投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我省机器人相关企业达369家,其中年营收亿元以上企业29家,机器人产业布局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搭平台促转化,京津冀携手延链条

     链上发力,产业才能步步生花。机器人产业链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六链五群”的重要一环。

     当唐山机器人遇上北京中关村,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蒙洋看来,北京科研创新优势,助推河北传统产线从制造迈向智造。

     河北唐山·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由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与唐山高新区合作成立。成立后,该中心遴选京津冀机器人企业优质科技成果,深入挖掘机器人在钢铁、化工、陶瓷等特色产业领域的场景应用。目前,中心已征集京津冀地区90余家企业需求。

     正因为有了河北唐山·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的帮助,金石钻探(唐山)股份有限公司用上了钻具加工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得以提升。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我省积极搭建国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河北分平台等成果转化孵化平台载体,开放应用场景,发布机器人应用需求榜单,组织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雄安国际服务机器人大赛等赛事活动,吸引京津创新成果来冀转化。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发布的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需求,由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揭榜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金隅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混凝拌合物自动取试场景机器人需求,由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攻关解决并应用于实践。

     产业链“卡点”正在突破,溢出效应日益显现。

     “AI+3D视觉”企业梅卡曼德、“AI+生物识别”企业眼神科技、智能巡检机器人企业普龙科技、智能输液机器人企业伏羲九针等京津企业纷纷落户河北。

     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承接北京机器人产业核心零部件及本体制造、数据信息、运营服务等企业转移落地。抓好京津冀机器人暨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唐山)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唐山高新区、石家庄高新区等重点承接平台能级,合力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

     进厂房下厨房,机器人成了“弄潮儿”

     “出圈”的机器人如何赋能千行百业?一个“+”号解开行业发展新范式。

     工业场景里,机器人早已成为“弄潮儿”。

     在石家庄四药集团生产车间,15台新款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前整齐排列,迅速抓取、精准摆放,一袋袋软装注射液被准确送入下一道工序。每台机器人平均每分钟可完成400瓶(袋)注射液的操作。

     在石家庄市井陉县,中建路桥集团石太高速改扩建项目三分部智慧钢筋加工厂内,全自动钢筋焊接机器人可以按照设置好的焊接参数进行标准化作业。

     迎着产业的风口,机器人成为越来越多行业的新工友、新伙伴。

     我省深入开展“机器人+”行动,梳理完善机器人产品清单和应用场景清单,围绕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等十大领域,开展专项供需对接活动,打造“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人们发现,这位“智能伙伴”既进得了厂房,也下得了厨房。

     唐山高新区唐朵青年公寓一层的机器人餐厅里,炒菜机器人是这里的超级硬核大厨,不仅能做川菜、鲁菜、粤菜等八大菜系菜品,其他地方特色菜也不在话下。

     在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里社区的福瑞康养老服务中心,居民们享受着射频理疗按摩机器人带来的服务。这款机器人产品就产自当地的遨博(秦皇岛)机器人有限公司。

     机器人为各行各业带来变革机遇。我省已建立机器人重点项目库,开展“机器人化”技术改造,同润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耀族金属制品超高精度激光点焊机器人等项目列入国家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范围。产业风起,后劲十足。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