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点击 进入企业管理  |   申请VIP  |   退出登录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TPI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用户频道:    应用案例 |  汽车 |  模具 |  船舶 |  电工电力 |  工程机械 |  航空航天 |  仪器仪表 |  通用机械 |  轨道交通 |  发动机加工 |  齿轮加工 |  汽轮机加工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机床市场网>资讯中心>热点新闻
预计2026年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2024-10-22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访问量: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其在产业应用方面的前景被广泛看好。各地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服务业等领域应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赛迪研究院认为,在政府引导和投资驱动下,2024年和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6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创新突破

      炒菜、榨汁、叠衣服、搬运货箱、写书法、下棋……在日前举行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常州科教城睿尔曼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展示的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备受瞩目。经过10余年深耕,睿尔曼推出了新型机械臂,重量控制在4.5公斤以下,关节尺寸缩小了50%,同时,核心零部件实现了100%自主研发,克服了传统机械臂制造成本高、重量大、稳定性差的缺点。

      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也携新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L-2亮相。这款机器人不仅能自由行走、爬楼、往返跑、搬运重物等,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适应多元化应用场景。“我们希望机器人去人能去的地方,做人能做的事情。”逐际动力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张力介绍。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专职秘书长谭维佳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像人一样感知环境和思考决策;二是如何在环境中像人一样做事。这些不仅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还需要大量的应用场景赋能。

      今年成立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家首个公共平台。该平台7月发布了中国首个全尺寸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青龙”,采用先进的360度全景深度感知技术,能够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并据此进行精准的路径规划和避障操作。同时,“青龙”还配备了高度仿真的面部表情系统和自然语言处理模块,能够与人类进行流畅的情感交流和任务对话。

      上海市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方面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身高162厘米、体重60公斤……在中国电科第二十一研究所,“电科机器人1号”人形机器人自如地迈动双脚,稳步前行。“这款人形机器人拥有39个电动关节,单臂最大负载达5公斤,如今已学会爬坡、拧瓶盖等技能。”该所机器人研发中心副主任范春辉介绍。

      落地应用

      在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械谷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园区,产医融合的成果正不断涌现。走进园区企业——术锐机器人实验室,记者看到外形类似章鱼的手术机器人灵巧地剥开一枚生鹌鹑蛋的蛋壳,蛋膜仍完好无损。

      “机器人每个动作都由3米外的科研人员通过操作杆远程控制。这个场景模拟的是医生操控机器人的四只‘手’,在一个2.5厘米的皮肤创口内进行各项腹腔手术操作。”术锐机器人创始人徐凯说。今年2月,术锐机器人获批用于泌尿外科及妇科腹腔镜手术操作。

      在汽车、电气设备生产和零部件加工等工业制造领域,人形机器人正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工具。以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上海临港基地为例,多台机器人同时工作于数字化工厂内,不仅承担了焊接、喷涂、装配等任务,还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生产流程的优化和协同,流水线上平均每70秒左右就能下线一辆车,效率显著提升。

      在江苏苏州吴江区,一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不仅可以做到击掌、递水等高精度动作,还能识别物品、问答互动。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说,这款机器人名为“夸父”,由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具有大尺寸、高动态等特征,能够适应不同的复杂地形和环境。

      产业集聚

      近年来,深圳涌现出以逐际动力、乐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形机器人企业。“凭借较为完善的制造业与机器人全产业链条,深圳已发展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聚集的地区之一。”谭维佳介绍。

      “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拓宽,未来能形成大规模的应用,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说,江苏广泛集聚海内外人才,打造创新创业环境,形成了较好的产学研成果转化氛围。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江苏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达2000亿元左右,到2027年,江苏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江苏各地,多个城市已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常州市已形成“关键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完整产业链,各类机器人年产量超6万台。今年6月,在无锡经开区雪浪小镇,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板块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

      目前,上海市发布了多项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包,包括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对重点产业链及细分赛道招商引资投融资授信2万亿元,并提出降低物流成本、加大财税支持、加强企业服务等若干措施。
 
      编辑:徐如玉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2024年1-8月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简讯
  • target=_blank>【庆75周年华诞强国复兴有我|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 target=_blank>日本、美国、德国机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target=_blank>SW 追加对华投资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 target=_blank>【CCMT2024展品评述】部分双端面磨床展品
名企推荐
山特维克可乐满
哈斯自动数控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哈挺机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阿奇夏米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