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上升,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5年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但仍在50%以下。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PMI保持在50%以上,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非洲制造业PMI环比升幅达1个百分点,升至49%以上;美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上升,指数仍在49%以下;欧洲制造业PMI微幅上升,指数连续4个月在48%以上。

综合指数变化,2025年6月,全球制造业仍运行在收缩区间,但指数连续小幅上升意味着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趋升。在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暂停期间,世界各国加快推进经济恢复的意愿较强。
在美国加征关税政策走向不明朗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存在的影响下,全球经济恢复仍面临下行压力。世界银行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今年1月份的2.7%下调至2.3%。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成为当前全球各国在探讨经济恢复路径中达成的基本共识。可以确定的是,全球化发展路径可能会因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调整,但通过以普惠、包容和创新为内涵的全球化发展大方向不会改变。
美洲制造业保持在收缩区间,PMI小幅上升:2025年6月份,美洲制造业PMI为48.6%,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低于49%,显示美洲制造业保持在收缩区间,恢复力度较弱。主要国家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PMI为49%,较上月上升,但仍是连续4个月低于50%;哥伦比亚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仍在50%以上;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业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下降,均在50%以下。
企业调查显示,美国加征关税的不确定性影响给美国制造业企业在需求、成本和原材料库存等方面均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美国在关税暂停期过后,继续选择加征对等关税,不仅对全球经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对美国通胀和经济恢复带来更加严重的冲击。
欧洲制造业延续弱势恢复态势,PMI微幅上升:2025年6月份,欧洲制造业PMI为48.8%,较上月微幅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小幅上升,但指数水平仍未突破49%。从主要国家来看,希腊和爱尔兰制造业PMI在53%以上;德国和英国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指数均在50%以下;法国和意大利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在50%以下。
综合数据变化,欧洲制造业延续缓慢恢复态势,但恢复力度持续较弱。当前,欧元区通胀率水平与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基本一致,欧洲央行为控制通胀而采取的货币干预措施已经结束,意味着欧洲央行的政策重心将聚焦在经济恢复上。
非洲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上升,PMI上升:2025年6月份,非洲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走势,但仍在50%以下。从主要国家来看,南非制造业PMI较上月明显上升,但仍在49%以下;尼日利亚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但仍保持在51%以上。
数据变化显示,非洲制造业恢复力度较上月有所提升,但整体仍在收缩区间。在没有改变依赖自然资源出口的外向型增长模式的情况下,非洲经济恢复受全球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依然较大。
亚洲制造业持续扩张,PMI连续2个月在50%以上:2025年6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为50.7%,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从主要国家来看,中国制造业PMI为49.7%,连续2个月上升,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印度制造业PMI升至58%以上。东盟国家中,泰国和菲律宾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保持在50%以上;新加坡制造业PMI在50%的临界点;马来西亚和缅甸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指数均在50%以下;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制造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均在50%以下。日本和韩国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上升,分别在50%以上和50%以下。
指数变化显示,亚洲制造业持续保持在扩张区间,且恢复力度较上月提升,较好支撑了全球经济恢复,区域内主要国家均有积极变化。坚持开放和包容的发展理念和践行多边合作是亚洲主要新兴国家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亚洲区域内的持续融合发展是保持亚洲经济恢复稳定和抵御不确定性影响的重要保障。同时,为了预防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亚洲主要国家央行正在考虑放松货币政策空间,以缓冲其对经济恢复带来的影响。
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采购经理人指数是每个月最重要的宏观数据之一,这个数据大于50%,说明经济处在扩张状态,低于50%,说明经济处在收缩状态。PMI通过调查企业采购经理对生产、订单、库存等环节的预判,能提前1-3个月反映经济趋势变化。例如当新订单指数持续回升,往往预示后续生产活动将扩张。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PMI自2025年4月跌至49.0%后,已于5月和6月持续回升。而当时PMI从3月的50.5%骤降,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于4月初极限施压,发起“关税战”。而我国随后的“反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经季节调整)
生产指数为51.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加快。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0%,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收窄。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2025年6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7%,仍处在收缩状态,但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且进入扩张状态。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自身的订单出现增长,说明我国当前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开始逐渐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我国经济正在持续回升向好。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国统局、清华金融评论等
摘编整理:张芳丽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2025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显著增长
- target=_blank>11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
- target=_blank>前10个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 target=_blank>全球经济恢复弱势平稳,2024年10月份PMI为48.8%
- target=_blank>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2023年中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超3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