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 卧式车床常见故障维修
摘要:CA6140 卧式车床是一种常见的车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故障,如进给系统失效、主轴故障和电气故障等。这些故障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研究 CA6140 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卧式车床;主轴箱;故障维修;排除方法
1、 常见故障分析
主轴箱主要用于支承主轴及驱动主轴转动,完成启动、停止、变速和换向等操作。主轴箱对于车床的稳定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主要部件有箱体、变速机构、主运动机构和操纵机构。主轴部件的结构维修与调整主要针对摩擦离合器、制动器和变速器等装置。
1.1 摩擦离合器的运动过程与故障排除方法
在电动机运转中,摩擦离合器实现主轴的启动(正转)、停止、换向(反转)及过载保护 [1],结构如图 1所示。离合器由左、右两组摩擦片组成,每组包含若干内、外摩擦片,各摩擦片之间进行排叠。一个带有花键孔的轴 4 被连接到内摩擦片 3 的花键上,外摩擦片 2 的内部孔为平滑的圆筒形孔,空套于轴 4 的花键外圆,并连接齿轮 1。外摩擦片 2 的外周设有 4 个凸齿,处于齿轮 1 套筒的凹陷处。内、外摩擦片在没有受到挤压的情况下是不相连的。随着操纵装置朝右侧运动滑环 9 时,位于拉杆 7 轴线孔中的摆杆 8 围绕支点运动。在拉杆 7 的左端设有 1 个固定销钉,螺圈 6 和加压套 5 将位于左侧的一组摩擦片向左侧推动。该转矩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由轴 4 传给空套齿轮 1,从而完成主轴的正向旋转。同样,如果滑环 9 被操纵装置 10朝左侧推动,则右侧的一组摩擦片受到挤压,转矩传递到右侧,从而实现主轴的反转。滑环 9 位于中性位置时,左、右两套摩擦片均松动,因此无法将轴 4 的运动传递到齿轮上,从而使主轴停转。


图 1 摩擦离合器结构
由于拉杆 7 的移动量有限,离合器内外摩擦片处于松弛状态时,应保持合适的间隙。如果间隙太大,就会导致压力不足,使得内、外摩擦片之间出现滑动,造成“闷车”,易损坏摩擦片,缩减使用寿命。如果间隙过小会损伤零件,停车时内、外摩擦片不能完全脱开,加剧磨损,造成装置卡住。
当摩擦离合器出现故障时,先应用螺丝刀压下弹簧销(见图 2),再旋转加压套,使其绕着螺圈做小幅度位移,实现两个摩擦片之间的间隙变化,进而调整摩擦片间的压紧力和传递转矩。位置调节好后,将弹簧销从加压套的任何一个凹槽中顶出,以免在转动过程中出现加压套松动的问题。

图 2 摩擦离合器的内部结构
1.2 制动器故障排除方法
制动器的功能在于利用主轴的旋转惯性使其迅速停止转动,从而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制动器和摩擦离合器是一种联动装置。当操纵手柄使得摩擦离合器处于松开状态时,制动钢带便会收紧,从而迅速停止主轴转动 [2]。制动器故障时,先将图 3 中的操作手柄 11 置于停车位置,然后借助螺母 6 和拉杆来改变制动钢带的松紧程度。调节完成后,要求操作手柄能够活动自如,离合器正反转时能够充分释放钢带。在主轴转速达到 300 r · min-1 时,可使其转动2 ~ 3 min 停止工作。此外,调节时要避免出现带钢扭曲的问题,以免影响制动效果。

图 3 制动器的操纵装置
1.3 变速器操纵机构故障排除方法
主轴变速器操纵机构主轴箱中共有7个齿轮滑块,其中 5 个用于改变主轴的转速。这些滑块的移动由操纵机构来完成 [3]。图 4 为轴Ⅱ、轴Ⅲ上滑移齿轮操纵机构示意,主要用来控制轴Ⅱ的双联齿轮左、右两个啮合位置。轴Ⅲ上的三联齿轮滑块有左、中、右 3 个位置,通过不同位置的组合可使轴得到 6 种不同的转速。

当主轴转速与变速盘对应转速不匹配时,需要调整变速器脱开链条和传动凸轮。将轴Ⅱ上的双联滑移齿轮与轴Ⅰ的大齿轮啮合,将轴Ⅲ上的三联滑移齿轮与轴Ⅱ的大齿轮啮合,从而获得最小的传递转速。将变速盘上的最小转速调到对应位置,装配链条和转动凸轮,调整凸轮使链条的松紧合适,且为最低转速。
1.4 其他故障维修
1.4.1 液压系统故障
液压系统是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液压泵、阀门、管道等部件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液压系统的失效 [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的方法,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密封件的损坏或泄漏也会影响液压系统的性能,因此需要及时更换密封件,修复泄漏部位,确保液压系统的密封性。
1.4.2 电气系统故障
电气系统是车床的动力来源,如果电源线路、控制电路、电动机等出现故障,将会导致车床无法正常启动或运行。为了保证车床的正常运行,需要检查并修复电气系统故障,确保各个部件正常工作。
2、 定期检查与维护
CA6140 车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这不仅可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车床的运行效率,还可以延长车床的使用寿命。针对设备使用年限较长的情况,要注意检查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确保车床的稳定运行。在实际维修过程中,要结合故障现象、设备使用年限、设备维护记录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只有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才能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从而确保车床的正常运行。
设备运行稳定是企业生产的核心,预防故障发生则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根本。为实现此目标,提出以下检查与维护建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不断提升设备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
础 [5]。第一,严格执行设备保养规程至关重要。每台设备都配有特定的使用说明书,详述正确操作与保养方法。建议根据说明书制定合理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得到充分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第二,强化设备日
常巡检有助于预防故障。在日常使用中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隐患,防止故障发生。第三,培训操作人员是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的关键。通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认知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第四,配备专业维修团队是确保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的必要条件。专业团队负责设备检查、维护、维修等工作,确保设备出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第五,建立预防性维修制度可防患于未然。通过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和历史故障数据,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提前更换易损件,降低故障发生率。第六,强化设备配件管理有助于提高故障应对能力。确保备用配件充足,设备出现故障时迅速更换,减轻故障对生产的影响。第七,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是评估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性能测试发现潜在问题,及时调整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第八,注重设备更新换代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当设备到达预定使用年限或性能下降时应及时更新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顺利。
3、结语
车床作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运行状态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直接影响。车床故障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导致工件加工精度受损,还会缩短车床的使用寿命。因此,深入分析故障原因,探索有效的故障排除方法,对车床的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延长具有重大意义。首先,需要明确车床故障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维护不周等。在日常使用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其次,秉持“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维修理念,将故障诊断与预防性检修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延长车床的使用寿命。最后,车床故障排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车床稳定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典型回转类零件柔性智能制造单元关键技术研究
- target=_blank>基于 PLC 技术的内圆磨床电气升级改造
- target=_blank> 大型立式车床立柱裂纹缺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 target=_blank>GNC62 数控系统定位精度补偿校准应用
- target=_blank>大型数控镗铣床疑难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及应用